重慶大渡口網(wǎng) > 人物專訪
您的位置: 人物專訪
八旬老人 追光尋影50載

義無反顧地走在迷人的光影之路上

項大庚拍攝的長征廠火車頭

????項大庚,今年78歲,懷著對攝影的癡迷,在長達50年的歲月中,他到處走走停停,成了一名擅長通過民俗角度拍照的攝影師,用鏡頭定格了無數(shù)美景和民俗記憶。

????“這是我這一生唯一的愛好,是我堅持了一輩子的事情。因為攝影,我的生命才如此豐富多彩?!表棿蟾@樣說到。

????十一臺相機見證攝影路

????項大庚,今年78歲,是上海奉賢區(qū)人,1966年因工作來到重慶。工作的第二年,單位有一臺蘇聯(lián)135照相機,因為自己從事宣傳工作,便報名參加了文化宮的攝影班,就這樣開始了與攝影的不解之緣。入門后,項大庚被五彩繽紛的攝影天地深深吸引住了。公用相機總歸用起來不方便,為了能擁有一臺自己的相機,項大庚省出一半的伙食費,再找朋友東拼西湊,花了近半年時間才湊齊120元買了一臺海鷗牌相機?!澳菚r候重慶還沒有賣,我就托在上海的朋友購買,再通過輪船船員幫忙送到了我手中。”項大庚回憶到。有了自己的相機后,項大庚每天抱著相機到處拍攝,攝影技術得到提升,也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
????攝影給項大庚帶來了很多快樂,但也給他帶來了人生遺憾?!盎蛟S是我太癡迷攝影而忽視了家庭?!表棿蟾f,自從愛上攝影,他會達到廢寢忘食的程度,對妻子的關心和交流變少,再加上長期購買設備是一筆很大的開銷,漸漸地夫妻間矛盾也越來越多。盡管這樣,項大庚還是頂出了壓力,幾十年癡心不改對攝影藝術的追求。

????至今,項大庚已經(jīng)擁有了十一臺相機,從最初的膠卷機到如今的數(shù)碼相機,這十一臺相機見證著他從一個攝影愛好者到一個專業(yè)攝影師的蛻變。

????從業(yè)余蛻變到民俗攝影師

????隨著他拍攝經(jīng)驗的不斷豐富,項大庚的攝影作品也不斷被各大報刊刊登,而他最喜歡拍的還是民俗文化。

????來到項大庚家中,進門左邊是工作臺,有兩個干燥箱放著他的寶貝相機們,書桌上全是與攝影相關的作品和資料。他在整理相片時,記者在其中一個抽屜中發(fā)現(xiàn)了他歷年來獲得的一些攝影獎項。

????其中,作品《石魂》在2000年獲得第二屆國際民俗攝影《人類貢獻獎》年賽宗教文化類提名獎?!斑@算是我攝影至今個人獲得的最高獎項了,拍的是重慶大足石刻?!表棿蟾p輕撫摸著證書,眼里充滿自豪。他解釋,民俗攝影主要是拍攝記錄民俗事象,而《石魂》便是圍繞“孝道”這一主題,通過10張照片配合文字來表現(xiàn)的。

????“這是花了兩個多月,從數(shù)十幅作品中精選出來的。”項大庚說,為了這個作品,自己閱讀了大量關于大足石刻的資料,聽講解員講解也有十余次,為了能利用光線拍到最美的照片,得從上午等到下午。

????也正因為他對攝影藝術精益求精的態(tài)度,他從業(yè)余走到了專業(yè)。

????將大渡口美景定格在相機里

????78歲的項大庚和攝影相處近50年,退休后的生活依然與它息息相關。每周有三天,他會給一些機構或學校的學生們教授攝影技巧,這些學生幾乎都是40歲至60歲的中老年人。

????項大庚說,因為年齡差距不算太大,雖然課堂上是師生,課后不少人也因此變成了朋友。偶爾,項大庚還會組織學生們外出采風。除了教學時間,幾乎每天上午他都會戴著鴨舌帽、挎著相機包出門拍照,下午或晚上才步履匆匆回家。去哪拍呢?“中國主要的城市我基本去過一次,重慶幾乎周邊所有的區(qū)縣我都去過?!?/p>

????今年3月,項大庚來到了大渡口,目前定居在八橋鎮(zhèn)半島逸景社區(qū)。他說,雖然他走過很多地方,看過很多風景,但是他一來到大渡口就被這里美麗的風景和濃厚的文化底蘊吸引,今年曾多次組織學生來大渡口采風。

????“帶著學生去石盤村拍了好幾次了,那里的橘子真的好吃,在橘子樹下拍出來的照片也很好看?!表棿蟾f,雖然來大渡口時間不長,但是大渡口的一些熱門景點他早就拍了個遍,馬桑溪大橋、長征廠的火車頭、工業(yè)博物館都被他定格在了相機里。(記者 王玲美)

編 輯:唐洪瓊????? ?

主 編:張 韜 陳長青

監(jiān) 制:劉文婭 姜 海

手機閱讀    |    返回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