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慶大渡口網 > 新聞
您的位置: 新聞
47年老裁縫 用手藝經營生活

?

?
文正安正在為顧客縫補衣服

????在茄子溪街道惠豐社區(qū)附近的市場有一家裁縫店,如果沒有熟人指引一般人很難注意到。但這家簡單得連店名都寫在廢舊紙板上的裁縫店,卻小有名氣。附近上了歲數的人幾乎都是這里的熟客,都曾穿過他縫制的衣物。

????他叫文正安,一個用47年時間與剪刀、針線、皮尺打交道的老裁縫。去過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天津,學習過各種“洋服”派別的做法,周圍的同行向他請教過做旗袍、盤扣。

????從15歲開始的裁縫生涯

????在茄子溪街道惠豐社區(qū),有一間小小的裁縫鋪位于鬧市,裁縫鋪子很小,但擺放了不少東西,路過的鄰居、熟客,偶爾會停下腳步打聲招呼。每天早上,文正安都會在那里支起他的腳踏式縫紉機,撐起他的紙制招牌。然后,生意就開始上門了。

????文正安15歲起跟著自己的堂哥學裁縫,“那時候是生活所迫,姐姐文正碧叫我出去學一門手藝,于是我選擇了裁縫。”文正安說,“可能是我不服輸的心態(tài)吧,我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,堂哥是我縫紉的啟蒙老師,我在他那里學會基本功后,就到處找老裁縫學藝?!?/p>

????后來學有所成,“我開始在華云山那邊的家屬院,做上門工。”文正安說。那時,每逢過節(jié)或者喜事,做衣服都是一件大事。尤其是每逢冬臘月,大人們都會去供銷社買布做新衣,小孩子更是興奮不已。人們買一塊自己喜歡的布料,找文正安按著自己喜歡的式樣做一身衣服?!拔医恿瞬簧倩顑海瑴y量尺寸、裁剪、縫紉,都是我一個人做,有時要做到深夜?!蔽恼舱f。

????為學藝曾鬧過誤會

????不久,文正安就迎來了這天他的第一位顧客李文。李文來自楊家坪,需要文正安幫她縫制一件厚實一點的旗袍。只見文正安熟練地從工具包中拿出皮量尺,將插針球戴在手腕處,這是文正安在量體裁衣前的準備工作。文正安一邊用軟尺為她測量脖圍、胸圍、腰圍等,一邊把數據記錄下來。

????“做衣服是一門手藝,工藝復雜,從布料到做成衣服,得經過量身、設計、畫板、裁剪、縫制等大大小小十幾道工序。單說做旗袍上面的盤扣,好多裁縫都做不來。”文正安說。

????“要學什么就要拼命學到最好,所以我才會一些裁縫不會的手藝?!睋恼不貞?,他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,來到深圳,在一家制衣工廠當起了打版師?!澳抢镉衼碜耘_灣、香港、日本的洋服師傅,我在那里學到了不少東西,后來我還去了上海,北京,天津等地學習?!?/p>

????1997年,文正安回到重慶,他沒事總愛朝天安門逛逛,但他并不是去游玩,而是去觀察行人的穿著?!熬艓啄甑臅r候,來朝天門耍的人穿得很光鮮,我可以從那里了解到很多款式。”說到這里,文正安露出苦笑,“有一回,我看見一位姑娘的衣服款式很新潮,就一直盯著她看,想要把這件衣服的各種細節(jié)記下來,結果時間一長,她旁邊的男朋友不樂意了,鬧出了很大的誤會?!?/p>

????堅守老行當就是成功

????“這邊要剪得圓圓的才好看!”文正安一邊喃喃自語,一邊沿著自己畫的白線,一點一點地裁剪著手中的旗袍。他告訴記者,客人嫌這件旗袍冬天穿太薄,要加厚一點。

????“大部分都是老生意,南坪、江北、楊家坪,都有客人來找我?!睋恼步榻B,現在,仍有部分中老年人習慣了加工一套合身的衣服,也是來找他,選自己喜歡的布料、皮料,做一套棉綢的服裝。也有不少市民買來的衣服,穿著穿著就覺得不太合身,拿到他這里來,這里改一下,那里換一下,便又成了一件好衣服。

????“我在這個行當里面已經干了47年,在高收入時不得意,在低收入時也不抱怨人生,平靜的過日子,這對我來說比什么都好。”文正安說,“現在我還還是每天按時‘上下班’,沒有節(jié)假日,希望我能盡量延長‘退休’的時間,在這個行當多呆一天?!保ㄓ浾?李楠)

手機閱讀    |    返回首頁